山东人是家狗,这个词是原来高中同学扑克发明的,形容哪里不去就在家看门。
历史上就一次闯关东,闯显得威猛,不知道以为是上海滩风云际会,但实际是逃荒,都快饿死了才会走的。
我长在鲁中一个小城市,齐国故都,我所在区(其实跟个县城差不多),当年我们那里有8个大煤矿,有全山东第一个服装批发市场。90年代初期很是相对富有。
外来淘金的人很多,温州赵叔家就是一例。
人们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觉得自己是中心。
因此我们对我们南边的南方人,都有一个词,南蛮子,意思是有钱,骗子多,南方人精明,胆子大,路子野。现在我爸称呼南蛮子,但是真不是地域歧视,就是一种称呼而已。
对自己内部兄弟也这样,比如黄河以北的人我们叫老北孙,意思是穷,遇事躲着,人情有去无回,不掏钱装孙子。
90年代,我爸是一个煤矿的供应科科长,现在看来是超级廉洁,因为不流行收钱。
赵叔(赵张远)是供货商,跟我家关系不错。
除了他我就记得另外一个送礼的,我家称呼外号,“送tiaozhu(扫帚,我打不出来才发现这个词我一直念错)”的,每年暑假我在家,会往我家门洞,塞2个扫帚。现在都是提成收钱,当年2个扫帚现在看就是笑话。
我问过我爸爸什么时候认识的赵,我爸说83年开始的,从他开始干计划员,10多年的交情吧。
你跟他接触这么多年都收什么礼了?
一身燕尾服(很洋气),你妈骑的一个红自行车(很时髦),一个手表(这个我高中还戴过),90年左右帮你小姨买过东芝电视(,小姨自己掏钱,他找渠道)。另外就是请吃饭,比如请吃鱼,南方人擅长做这个。
他能赚多钱?一年送多少钱货。
“5-10万,送一些小的电器开关一类的,但是90年代这个是暴利,一个触点开关,就一个焊接头,成本也就1元,卖5-6元,当年的钱好赚。而且不只供应科,机电科的那些技术员他都也都熟悉,需要什么机电上的技术员就跟他说了,比如他还送防爆电器啥的,给维修配件”
80年代怎么送货?“骑着一个自行车就送了”。
他赚了钱干什么?“回老家盖楼,盖三层楼,他们那里流行这个”。
等以后我讲讲近些年我送礼的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每次赵叔来我们家,都是作为小学生我比较开心的事,因为每次来都带健力宝,芒果汁。
我对这东西价格没印象,反正小朋友来我家我就分着喝,10年后我一个“农转非”(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不好,4个孩子,穷,我是独生子)出来发小金锁有一次跟我妈说“阿姨,我从小到大就在你家才喝过饮料”。
现在的孩子现在不了解,20年前的穷。
赵家的健力宝是我童年比较开心的快乐。
赵叔来过我家3、4次,有2次带小儿子来(三个儿子),小儿子比我小2岁,我记不清他家长什么样子了,有个跟赵阿姨的合影照片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我妈、赵阿姨,赵阿姨气质很好,精瘦,个子高,时尚。
现在每次我看现在网红“大狼狗郑建鹏言真三口”,我就觉得气质真的跟他家一模一样,想起他们。
赵叔一个大分头,孩子一身皮夹克,赵阿姨一身粉红长连衣裙。
赵阿姨会蹬缝纫机做衣服,也会烫发。南方人都心灵手巧,做东西细致讲究。
更叫我羡慕的是他儿子每次来都拿个我没见过的枪或者小汽车,现在想来不见得多精美,可能小孩都觉得别人东西好。
南方人有闯劲,80-90年代初期,背井离乡的很多,在全国各地做各种小生意。
赵叔家在现在看来是我们区最最最最最核心地段,中街是我们商业街,起点有2个商厦,商厦旁边商业街逛几十米门头房,有个胡同,污水横流,进去后面与沿街的繁华不同,破平房就是他们家。
那时候没房地产,没房产证,估计房子是租的,都这条件。即使现在你在青岛中山路门头房,你找个胡同进去看看花花绿绿后面,就是破破烂烂的另外世界。现在也不知道他们买房定居没有,因为我们是县城,房子也没多大投资价值,至今也不贵。
我第一次吃火锅是赵叔请的,93年左右,我跟我大我2岁表哥,我的印象是十几盘的肉,最后没吃了,我的肚子滚圆滚圆的。我妈后来一直说,我们2能吃的都把别人看傻眼了。
再后来估计95-6年左右,我听我爸说,赵叔死了,食道癌死在了手术台上,我爸前几天提起来说,医院就是胡来,这种病还能死在手术台上,40多岁,很年轻。
那时候经济形式不好,单位效益不好,欠款3万,赵姨找到我爸,当时我爸给出的主意,是顶账,顶煤炭吧。
单位公会有个王长军的小青年,挺正干的,要了这些煤炭,因为当年煤炭销售不出去,他有本事销售出去就好,钱先欠着。
这是我想说的,现在我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山东人被南方人骗得很少,真正把你骗得都是你周围的山东人”,被南方人骗得故事我听的很少,但是被周围人骗得故事我能说上10个。
因为一提南蛮子,就觉得他们精明,就提高警惕。对周围的同事邻居之人,说什么相信什么,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太多。
最后王吞了这笔钱,王跟我们一个宿舍区,在我们隔着一排楼,按理说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老婆孩子我们都熟悉,但这个人竟然离婚了,成了一个吃喝嫖赌俱全之人,最后被开除了。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赵姨来我们家,目的是要这个钱,好像要跟儿子交接好账务,他们赚的多,但是撒出去的也多。但是这个姓王的早已跑路,打官司也要不回来。赵姨在我家哭诉“说一个人太难了”。我妈也很难受,家里仅有的元给了她,因为我爸也难辞其咎,也算了却了因果。我妈没拦住,她给我妈磕了一个头,以后我也没见过他们家人。
我问我爸妈,赵家人后来怎么样,我爸说他大儿子顶起了业务,南方人孩子从小就学做生意,他大儿子我爸退休前还见过多次。当然现在我们那边的老企业都倒闭,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意怎么样了,祝他们继续发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