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易混淆6大考点3大场所界定总结

一、总平面布局vs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局:根据城市的规划和消防安全要求,结合周围环境、地质条件、主导风向等因素合理划分企业功能分区,确定建筑位置,设置必要防火间距,同时满足消防扑救的基本要求。

平面布罝:在建筑中对一些特殊的场所和重要的设备用房进行合理的布罝,以达到减少火灾危害的目的。

通俗地说,总平面布局考查的是地理位置、消防车道、登高操作场地、防火间距等问题;平面布置考查的是楼层位置、防火分区、房间面积等问题。

二、防火隔墙vs防火墙vs防爆墙

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应注意3.00防火隔墙,如厂房内丙类液体储罐、爆炸性甲乙类厂房贴邻的分控制室、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避难走道等,2.50h和2.00h的自行总结。)

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应注意4.00h防火墙的应用(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

防爆墙:

在墙体任意一侧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并达到设计压力时,能够保持设计所要求的防护性能的实体墙体(办公室、休息室贴邻甲、乙类厂房时)。

注:防火墙上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隔墙上应采用甲级或乙级防火门。

三、疏散走道vs避难走道

疏散走道:

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避难走道:

是指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四、明火地点vs散发火花地点

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五、报警区域vs探测区域

报警区域: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等划分的单元。

探测区域: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六、正偏差vs负偏差

正偏差:

比规定值大,比如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距离等。

负偏差:

比规定值小,比如防火间距、前室面积等。

另外还有一些场所的范围界定可能不太明确,例如:

1、商业服务网点包含哪些场所?

1.商业服务网点指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2.商业服务网点包括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洗衣店、药店、洗车店、餐饮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包含剧场和电影院吗?

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0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场所均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包含剧场和电影院。

3、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主要指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5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