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大道新河桥连续梁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概况
新河桥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科创大道上,科创大道西起城西快速干道,东至咸户路,是新城南部区域东西向重要的交通要道。新河桥的修建使科创大道跨越现状新河,达到东西贯通。
新河桥为斜弯桥,桥梁全长.15m,台后各接10m长挡土墙。桥梁采用跨径为30+40+30m的单箱四室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为上下行两幅桥,左幅桥梁中心线位于R=.m的圆弧及缓和曲线上,右幅桥梁中心线位于R=.m的圆弧及缓和曲线上。两幅桥梁宽度均为18.25m,梁高2.0米,桥梁全宽47.5m,中央分隔带净宽11m。桥梁横断面具体布置为:3.25m(人行道,含栏杆宽度)+2.75m(非机动车道)+11.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11m(中央隔离带)+0.5m(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2.75m(非机动车道)+3.25m(人行道,含栏杆宽度)=47.5m。
由于新河河道主流与道路中心线斜交,故桥梁墩台采用斜向布置,全桥墩台右偏角范围在.77度~.95度之间。
1.1.2、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本次勘察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科创大道(城西快速干道-咸户路)市政工程道路西起城西快速干道东至咸户路,设计里程K0+~K3+.m。科创大道里程K1+~K2+m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西江渡村,跨越新河,为本桥桥位处。
本次勘察的场地地形较平坦,探点地面高程介于.66~.30m之间,地貌单元属渭河一级阶地。
(2)工程地质条件
据勘探资料得知,勘察区域主要由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黄土状土、粉质黏土、砂土,第四系上新统冲积(Q3al)粉质黏土、砂土组成。勘察区域涉及到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①层填土(Q4ml):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局部见砖瓦碎块,土质不均,松散状态,层厚0.40~3.90m,层底高程.96~.68m。
②层黄土状土(Q4al):黄褐色~黄灰色,具针状孔隙,含氧化铁斑块,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夹粉细砂薄层,局部底部变相为粉土或粉质黏土。层厚0.60~7.70m,层底高程.36~.23m。
②-1层细砂(Q4al):灰黄色,石英-长石质,含云母、氧化铁,稍湿,稍密状态。层厚1.50m,层底高程.36~.67m。
②-2层粉质黏土(Q4al):灰褐色,含氧化铁铁锰质,偶见蜗牛壳,可塑为主局部软塑,仅在部分钻孔揭露。层厚1.20~2.70m,层底高程.66~.73m。
③层细砂(Q4al):灰色~灰黄色,石英-长石质,含云母、氧化铁,局部顶多为粉砂,见零星圆砾。稍湿~饱和,稍密~中密。层厚2.00~8.00m,层底高程.77~.23m。
④层中砂(Q4al):灰色~灰黄色,石英-长石质,见云母、氧化铁,含零星圆砾,偶见卵石。湿~饱和,密实,层厚4.00~8.00m,层底高程.96~.19m。
⑤层中粗砂(Q4al):褐黄色~灰黄色,石英-长石质,含云母、氧化铁,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含少量圆砾及卵石。饱和,密实,层厚7.40~11.40m,层底高程.87~.79m。
⑥层粉质黏土(Q3al):灰褐色,含氧化铁铁锰质,偶见蜗牛壳,可塑,局部夹粉细砂、粉土。层厚3.30~9.70m,层底高程.09~.13m。
⑦层中砂(Q3al):灰色~灰黄色,石英-长石质,见云母、氧化铁,含少量圆砾,偶见卵石。饱和,密实,层厚9.80~12.00m,层底高程.81~.34m。
⑧层粉质黏土(Q3al):灰褐色,含氧化铁铁锰质,偶见蜗牛壳,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层厚2.20~3.40m,层底高程.41~.34m。
⑨层中粗砂(Q3al):褐黄色~灰黄色,石英-长石质,含云母、氧化铁,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圆砾,偶见卵石。饱和,密实,最大揭露厚9.50m。
1.1.3、水文情况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7.50~12.40m,其相应高程介于.93~.73m之间,属潜水类型,勘察期间属正常水位期,地下水水位总体西高东低,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大于3m。
1.1.4、气候情况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地处大西安以西平原地带,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天;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年平均气温不足10℃,无霜期天。全境年均降水量—毫米,由南向北递增,50%集中在7、8、9月,常条常秋雨连绵,久阴不晴。
1.2、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
(3)结构设计基准期: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4)桥梁宽度:双幅桥设计,单幅桥宽18.25m,两幅桥之间设置11m中央隔离带,桥梁全宽47.5m。
(5)汽车荷载等级:城市-A级。
(6)温度效应:均匀温度作用分别按整体升温最高34℃、整体降温最低-23℃考虑。梯度温度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正温差变化为14℃→5.5℃→0℃,负温差变化为-7℃→-2.75℃→0℃。
(7)抗震设防等级: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8)工程环境类别:Ⅱ类。
(9)设计安全等级:一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1.1。
1.3、施工总平面布置
具体详见附件1:新河桥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编制依据及范围
2.1、编制依据
(1)《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科创大道(城西快速干道~咸户路)市政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6)《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7)《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26-);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31号文;
(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37号令;
(11)《沣西新城科创大道市政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本项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13)工程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2.2、编制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监理以及其他上级单位各项指令和要求的原则。加强项目部内部的安全施工管理,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2.3、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沣西新城科创大道市政工程新河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全过程控制。施工中如安全与其它要求有矛盾时,必须服从于安全施工的要求。
3、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新河桥基础处理计划年5月10日开工,于年8月30日前完成,工期共计天。
详见《附件2:新河桥连续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2、材料计划
表1:连续梁主要材料表
表2:连续梁支架与模板体系主要材料表
3.3、设备计划
表3: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4、施工工艺技术
4.1、技术参数
4.2、工艺流程
第一阶段:河道两侧换填压实与坡面防冲刷处理、贝雷梁基础施工;
第二阶段:支架基础处理、贝雷梁拼装及安装、工字钢铺设、支架搭设、铺设梁底模板;
第三阶段:支架预压、梁体施工(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上倒角下20cm,剩余腹板、顶板及翼缘板第二次浇筑);
第四阶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且龄期不小于7d后,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及时压浆封锚;
第五节段:拆除支架,拆除顺序为先拆除跨中处支架,再拆除桥墩处支架,由跨中向两侧桥墩方向推进,支架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
图1: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4.3、施工方法
(1)新河桥采用跨径为30+40+30m的单箱四室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15m,桥梁分为上下行两幅桥,两幅桥梁宽度均为18.25m,梁高2.0米,桥梁全宽47.5m,中央分隔带净宽11m。
(2)连续梁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施工。中跨过河段支架采用贝雷梁作为主梁(间距布置详见附图),贝雷梁上铺I14作为分配梁,间距为60cm。其余非过河段支架采用C20混凝土硬化,硬化前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夯实,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Kpa,如承载力不能达到要求,对地基采用三七灰土换填50cm,上层硬化15cm厚C20混凝土。
(3)满堂支架间距为:在混凝土硬化基础上的箱梁空心段位置支架间距为90cm*60cm(纵向*横向),其余部分均为60cm*60cm(纵向*横向),支架步距均为1.2m。
(4)满堂支架顶托上顺桥向放置48×3.5mm钢管,实体段采用×3.5mm、等截面空心段采用×3.5mm钢管布置,钢管接头在顶托上需错开布置并固定牢固。
(5)连续梁模板系统采用15mm竹胶板(Ⅰ类一等品)+×mm方木,方木布置间距:等截面空心段处间距≤mm,其余部分间距≤mm,侧模(方木竖向设置)间距≤m。
4.3.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测量工作分为几个方面:
(1)支座安装测量:中心、方向、高程、水平控制测量。
(2)支架高度控制:按地基处理顶标高及梁底标高计算支架高度,搭设支架,支架搭设时采用测设四角高程,拉线调节支架顶托。
(3)底模控制标高测量:底模立模标高=设计标高+支架变形沉降量。预拱度跨中出最大,墩台处为零,支架变形沉降量按预压后分析数据取值。
(4)箱梁位置放样测量: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箱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角位置进行梁体横断面定位,底模标高及线形调整结束,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安装侧模和翼缘板底模,测放翼缘板的平面位置及模板底标高,在底腹板钢筋绑扎之前复核底模标高,在顶板钢筋绑扎之前复核顶模标高,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支架及地基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4.3.2、河道坡面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显示,桥址处常水位河道水面宽度约8m,河道常水位标高为.7m。为防止连续梁施工过程中,河水对河道坡面冲刷,会导致支架的稳定性有安全隐患。为保证河道坡面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前,在河道坡面位置按照1:0.5的放坡比例采用沙袋堆码,将河道水面宽度挤压至6m。
图2:河道坡面处理示意图
4.3.3、贝雷梁基础施工
贝雷梁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基础高60cm,后背设20cm厚挡墙,高度为1.4m。
图3:贝雷梁基础截面示意图
4.3.4、支架基础处理
连续梁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施工。中跨过河段支架基础,采用贝雷梁作为支架基础,贝雷梁上铺I14作为分配梁,间距为60cm。其余非过河段支架采用基础采用混凝土硬化,硬化前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夯实,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Kpa,如承载力不能达到要求,对地基采用三七灰土换填50cm,上层硬化15cm厚C20混凝土垫层。垫层宽度为桥梁投影宽度每边各加1.5m。支架基础设置2%的双向横坡以利排水,并在地基两侧设置的排水沟,排水沟通到河道内。
图4:连续梁混凝土支架基础示意图
4.3.5、贝雷梁拼装及工字钢铺设
(1)贝雷梁标准节段长3m,高1.5m,宽mm,采用现场拼装,整体吊装。贝雷梁每排拼接长度为15m,单排单层设置,每联连续梁的贝雷梁间距为1.35m+1.2m+25*0.9m+1.2m+1.35m。
(2)整片贝雷梁起吊作业时,吊点必须经过计算,确保在起吊过程中贝雷梁不产生扭曲和变形。贝雷梁在支点处设置加强立柱,以提高梁的抗弯能力。贝雷梁间距为0.9m~1.35m。
(3)贝雷梁上横向铺I14工字钢作为分配梁,间距为60cm。工字钢铺设时,严格按照支架设计图纸尺寸布设。
4.3.6、支架搭设
4.3.6.1、满堂支架搭设方法
(1)支架采用普通碗扣式满堂支架,经过支架检算,确定支架间距尺寸,具体详见《附件3:科创大道新河桥现浇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2)满堂支架间距为:在混凝土硬化基础上的箱梁空心段位置支架间距为90cm*60cm(纵向*横向),其余部分均为60cm*60cm(纵向*横向),支架步距均为1.2m。支架立杆位置均按照《连续梁满堂支架平面布置图》精准放样施工,并做好标记,用墨斗弹出定位线。底托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底托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3)立杆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mm,可调托撑和可调底托螺杆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得小于mmm,伸出立杆的长度不宜大于mm。
(4)为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每隔不大于6m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剪刀撑的间距为6m~9m。
(5)满堂支架底部设置一层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距离≤40cm;支架顶部设置一层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m~9m,水平剪刀撑至底模距离≤60cm。
图5:碗扣架顶托及底托大样图(单位:mm)
(6)立杆下设底托调整支架水平,立杆顶端设顶托调整模板平整及坡度。立杆高度用可调底托和顶托来调节,搭设支架时应保证可调底座高度基本一致,以便使碗扣支架连接横杆安装牢固。施工时根据梁底的净高合理搭配立杆和顶托,确保顶托在调节范围内工作。搭设支架必须注意支架的高度变化。保证几何尺寸准确,并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使每一行每一列的脚手架连成整体,尽量减少支架的自由长度。扫地杆、剪刀撑等钢管采用搭接连接,连接长度不得少于1m,至少采用3个扣件连接。
附图6:连续梁满堂支架搭设示意图
(7)支架在安装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特别是纵横向剪刀撑的检查,其数量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拼装工作。
(8)支架搭设图详见《附件4:连续梁满堂支架搭设图》。
4.3.6.2、通道搭设
(1)为施工方便,在每幅连续梁外侧设置2个通道,即河道每侧各设1个。通道沿支架外缘线布置,采用成品梯道。
(2)在满堂支架顶面四周应设置作业平台,作业层宽度不应小于mm。作业平台护栏立杆碗扣节点间距按0.6m模数设置时,外侧应在立杆0.6m及1.2m高的碗扣节点处搭设两道防护栏杆,并应在外立杆的内侧设置高度不低于mm的挡脚板。作业平台外侧应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网间连接应严密,密目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
4.3.7、方木及底模铺设
底模采用15mm厚优质竹胶合板,规格为1.22m×2.44m,横桥向铺设1.22m,纵桥向铺设2.44m,要求纵横向拼缝均拉线对齐,做到美观顺直。同时,模板与模板之间要贴好2mm双面胶,并挤紧,做到拼缝平整、严密。
4.3.8、支架堆载预压
为避免在混凝土施工时,支架不均匀下沉,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准确测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量,事先对支架进行预压,为支架的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满堂支架采用部分预压,预压采用沙袋堆载和钢筋原材配重预压。
(1)现浇梁支架预压重量为箱梁重量的1.2倍,加载等级为3级,加载顺序为:0→50%→%→%,加载重量偏差应控制在同级荷载的±5%以内。
(2)在全部加载完成后的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支架预压合格:
①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②各监测点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3)本次预压范围为左幅连续梁左幅0#~1#(边跨)和1#~2#(中跨)。
(4)支架预压配重沙袋采用定量过磅形式,确定每袋重量,从而确定沙袋数量,连续梁节段预压重量详见《附件5:连续梁满堂支架预压配重图》和《附件6:连续梁满堂支架预压重量分配表》。
(5)支架预压加载和卸载应按照对称、分层、分级的原则进行,严禁集中加载和卸载。
图7:支架预压示意图
4.3.9、支架预压监测
(1)连续梁支架预压采用满跨预压,预压范围为左幅连续梁左幅0#~1#(边跨)和1#~2#(中跨)。为确保底模竹胶板的表面光洁度,在堆沙袋前先在底模上铺设土工布,然后再按砼的浇注顺序逐层堆载。在沙袋间布设监测点,每跨设5个断面,分别在墩顶、1/4跨、1/2跨、3/4跨处,每断面设7个点,分别为翼缘板边和腹板位置。
图10:箱梁预压监测点横断面布置图
(2)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3)支架预压24小时监测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或72小时监测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方可判定支架预压合格,方可卸载。
(4)支架沉降监测宜采用水准仪,测量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
(5)支架监测过程中,需如实填写《附件7:连续梁满堂支架沉降观测表》,作为支架监测报告的依据。
(6)支架预压完成后,应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分析基础沉降量和支架弹性变形量及非弹性变形量,评价支架安全性和确定立模标高,形成支架预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工程项目名称;
②支架分类以及支架代表性区域选择;
③支架沉降观测监测;
④支架预压的合格判定。
4.3.10、支座安装
(1)垫石施工时需按支座锚固套筒规格、长度和数量预留锚栓孔。预留锚栓孔直径应大于套筒直径60mm~80mm,深度应大于套筒长度60mm~80mm,锚栓孔中心位置偏差不应超过10mm。
(2)支座垫石预埋钢板上应按锚栓孔设计间距与直径预留出锚固螺栓孔位置,预留的锚固螺栓孔直径应比锚栓直径大3mm~5mm。在支座下预埋钢板适当位置应设置孔洞,以检查预埋钢板下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如混凝土未达到施工要求,可从孔洞补足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最后用混凝土将预埋钢板预留孔填满抹平。
(3)支座运达现场后,开箱检查支座各部件及装箱单,检查合格后支座再装入包装箱内,支座安装时方可再开箱。
(4)支座在安装前,应对支座垫石的混凝土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预留锚栓孔和预埋钢垫板等进行复核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支座垫石的高程和平整度:高程误差控制在±5mm内,平整度控制在2mm之内,高程采用水平仪进行水准测量,平整度采用水平尺进行检查。表面应平整、清洁;垫石的顶面应预留出足够的灌浆料层的厚度。
(5)支座安装时,应分别在垫石和支座上标出纵横向的中心十字线。安装完成的支座应与梁在顺桥方向的中心线相平行或重合,且支座应保持水平,不得有偏斜、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等现象。
(5)支座安装时,应将钢板表面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冲去垫石表面的碎石和细砂,同时清除锚孔内的杂物。待垫石表面干燥后,在除去锚固螺栓孔位置外的支承垫石顶面涂满环氧砂浆调平层,调平层高程略高于支座设计高程,然后将支座就位、对中并调整水平。当支座调至设计高程时,用垫块将支座垫起,再用环氧砂浆灌注套筒周围空隙及支座底板四周未填满环氧砂浆的部位,并注意将环氧砂浆填捣密实。支座底板以外溢出的砂浆应清理干净。待砂浆硬化后,再拆去支座的垫块,并用环氧砂浆将垫块部位填满。
(6)活动支座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检查主要支座滑移方向应与设计方向一致。
(7)安装活动支座时,支座的预偏量计算时应考虑安装温度对位移的影响。
(8)支座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顶、底板采用临时连接构件固定,连续梁施工完成后、预应力张拉前,拆除临时连接构件。待满堂支架拆除后安装支座防尘围裙。
图8:支座安装示意图
4.3.11、模板安装
4.3.11.1、模板设计
(1)底模
底模采用15mm竹胶板(Ⅰ类一等品),直接铺放在横分配梁方木上,并用铁钉固定,各块模板的拼缝采用双面胶填塞紧密。方木铺设间距:等截面空心段处间距为mm,其余部分间距为mm。
(2)侧模
侧模采用15mm竹胶板(Ⅰ类一等品),采取xmm方木作为竖支撑楞,竖楞按照30cm间距布置,采用钢管加顶托支撑在支架和竖楞上进行加固。
(3)内模
内模采用木模,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支撑架采用钢管,内模采取在现场组合拼装。
4.3.11.2、模板安装
支架搭设完成并预压后,根据支架预压报告计算的预拱度值,调整顶托,对底模标高进行调整。模板安装时采取从梁一端顺序向前安装,要求接缝严密,相邻模板接缝平整。
由于连续梁混凝土进行整体分层浇筑,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上倒角下20cm。在箱梁底模和侧模安装完毕,底板和腹板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箱室侧模的安装。内、外侧模间设置长为腹板厚度的混凝土块内撑(与梁体同标号),立模时通过垫块(与梁体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每平方米梅花形布置4个。待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安装箱室顶模。
4.3.12、钢筋制作与安装
4.3.12.1、钢筋进场存放
(1)进场的钢筋原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或进口商检报告。材料员认真核查产地、批号、规格是否与合格证相符,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收货进场。
(2)钢筋按批检查验收,每验收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加工方法,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每批钢筋取试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堆放场地布置在现场空地处,钢筋分规格放在工字钢上,用钢牌标明钢筋规格、产地、检验状态,并设专人管理。
(4)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应在库内或棚内存放,不允许露天存放。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mm,并加以遮盖。
(5)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局部弯折、成盘钢筋、弯曲钢筋应调直。
4.3.12.2、钢筋制安
(1)钢筋安装顺序:底板底层钢筋→腹板箍筋→底板顶层钢筋→腹板水平筋→预应力管道→箱室侧模→底、腹板混凝土浇筑→箱室顶板→顶板钢筋。
(2)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方式,其中搭接焊中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焊接时必须注意不能损坏预应力管道。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放置,当上下层钢筋间距较大时,应在两层之间设置架立钢筋。
(3)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发生冲突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以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的准确。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如不同型号钢筋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其布置,但应确保钢筋的根数和净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位置用扎丝绑扎梁体混凝土同标号垫块,每平米不少于4个。
(4)所有箱梁钢筋加工、安装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由于钢筋型号、编号、数量较多,钢筋加工前认真复核图纸,交底清楚。
4.3.13、预留孔的设置
为后期方便拆除箱室内支架及模板,在箱梁的每个箱室顶板位置设置天窗,天窗尽量避免设在同一向截面上,并且须保证预留出足够的焊接长度。待把箱体内的杂物和内模取出清除干净后再把所有天窗封闭。在箱梁底板最低点设置20*20cm的排水孔,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的杂物用高压水枪冲洗,通过排水孔排出,然后用30cm*30cm*3mm钢板封堵。
4.3.14、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支架、模板支撑体系、钢筋及预应力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3.14.1、箱梁混凝土浇筑方案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55,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混凝土两台输送泵车输送入模的方法浇筑。
(2)混凝土竖向分两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底板、边腹板及中腹板混凝土,浇筑高度为腹板上倒角下20cm处。第二次浇筑剩余腹板部分及顶板混凝土。
(3)纵向浇注顺序由跨中开始,向横梁对称浇筑,使跨中挠度最大的变形在浇筑初期完成,有利于降低因大的挠度变形对已浇筑的混凝土产生的影响。
(4)对于腹板及横梁部位砼必须分层浇筑,一般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为宜。在浇注过程中,对地基和支架进行不间断的沉降追踪观测,根据浇注的速度约为每30分钟观测一次,对沉降出现异常的应及时通知主管技术工程师,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3.14.2、混凝土施工作业
(1)混凝土从地面输送入模采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保持在~mm之间,施工时可由试验人员按照现场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节,保证混凝土的输送和质量标准。
(2)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为Φ50的插入式振捣器为主,在钢筋比较密集位置及锚具处改用Φ30的插入式振捣器,采取快插慢提的原则实施,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浮浆为准。振捣作业安排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的工人负责操作,并按照前后、内外划分责任区,在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随时监督、指导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避免出现漏捣、欠捣、过捣现象,在钢筋密集、倒角、锚具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值班人员应经常采取敲打模板听声音的办法来判断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在捣固中应尽可能避开预应力管道、预埋件等辅助设施。
(3)在浇注底板和腹板交接部位时,为了避免翻浆,先浇筑至倒角上一定高度,振捣后等待初凝,待此处混凝土初凝后再继续浇筑腹板混凝土。
(4)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表面抹面。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在初凝后终凝前还需进行二次抹压,特别对底板和顶板面应进行细致的二次抹面并及时的覆盖洒水养护。
(5)梁体混凝土施工时,要派有施工经验的人员对支架、模板进行全过程观察值班,发现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注,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排除异常现象再浇注混凝土,以确保施工安全。
4.3.14.3、混凝土浇注注意事项
(1)箱梁的支架、模板、钢筋、管道、锚具和预应力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批准后,方可进行浇注混凝土。浇筑之前,采用高压水枪对箱梁底模进行全面的清洗,确保表面清洁,并全面检查预应力管道是否定位稳固、是否存在破损现象,管道口是否堵塞完好,防止浇筑时造成漏浆堵管。
(2)每次浇注施工之前应及时掌握当天及未来两天的天气情况,确定天气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调查搅拌站的备料情况是否满足一次性大方量使用,确保浇筑不中断。
(3)混凝土入模后应及时摊开捣固,局部堆积高度不宜过高,造成局部荷载超重。
(4)第一次浇筑时应进行支架沉降变形观测,收集准确的沉降数据,观测点布置同预压。
(5)浇筑时必须配置足够的作业人员和操作机具,并应具备一定的备用准备,满足连续作业要求,浇筑时现场值班管理人员应随时控制浇筑速度,确保捣固作业的正常进行。
4.3.14.4、混凝土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收面,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再次进行二次收面,然后进行覆盖养护。
当梁混凝土浇注完(基本达到终凝)后,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使混凝土保湿,浇注后前3天必须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之后每天均保持养生1~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7d。气温较高时梁顶面覆盖土工布,并测量梁体箱内温度和外界温度相差在20度内,采取对箱内进行通风和洒水降温处理。
4.3.15、预应力束线制作、安装及张拉
4.3.15.1、管道及锚垫板安装
(1)预应力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塑料波纹圆管,由有资质加工的厂家进行定做。
(2)管道安装在腹板钢筋安装完成前进行,安装时,应事先按设计图中提供预应力钢绞线的曲线参数按照每米间距计算出位置坐标,根据坐标在箍筋上标出位置,并在底部焊定位钢筋支托与箍筋连接。左右、上下位置定位准确后,采用定位钢筋与相邻箱梁钢筋焊接牢固。定位钢筋设置间距为:直线段间距为cm左右,曲线段为40cm左右,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钢束位置不发生移动或变形。
(3)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大一号型的波纹管或专用接头管。接头管的长度为~mm,其两端用密封胶带封裹。波纹管接头要求平顺、密封、牢固。
(4)波纹管安装就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同时,还应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波纹管安装后,检查其位置、曲线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波纹管的固定是否牢靠,接头是否完好,管壁有无破损等。如有破损,应及时用粘胶带修补。
(5)锚垫板安装前,要检查锚垫板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垫板要牢固的安装在模板上。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嗽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对锚垫板上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砼时漏浆堵孔。
4.3.15.2、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及穿入
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MPa,弹性模量Ep=1.95×MPa,公称直径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的规定。
(1)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孔道净长加构件两端的预留长度,每端预留长度0.8~1.0m。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钢绞线切断前的端头先用铁丝绑扎。
(2)预应力钢绞线由多根钢绞线组成,编束时,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每个1~1.5m绑扎铁丝,编束应顺直不扭转。编束后的钢绞线应按编号分类存放。
(3)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应事先采用钢管制作一个简易的支架,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放在支架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以确保安全。
(4)钢绞线采取先穿法,即在混凝土浇注之前预先穿进管道中。穿束工作由人工配合卷扬机进行,穿束时束的前端头用胶布裹紧,以便顺利通过孔道。
4.3.15.3、预应力钢束张拉
(1)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90%且龄期不少于7天,才能张拉预应力钢束。
(2)预应力张拉用的机具设备和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预应力筋的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应选用防振型产品,其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标定精度应不低于1.0级。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产品配套使用,并应在使用前进行校正、检验和标定。
②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标定应在经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标定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当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标定:
1)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
2)张拉次数超过次;
3)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
4)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
(3)预应力张拉按照先长后短、由下到上、由中间向两边同步对称张拉的顺序施工。在张拉前根据测试的管道摩阻及喇叭口摩阻试验数据,调整张拉力,张拉时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伸长值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不得超过计算伸长值的±6%。
(4)后张法预应力筋伸长值应从张拉至初拉力时开始测量,实际伸长值可按下式计算:
ΔLA=ΔL1+ΔL2-ΔL3—ΔL4
式中:
ΔL1——从初张拉力至最大张拉力间千斤顶活塞实测伸长值;
ΔL2——初张拉力下的推算伸长值;
ΔL3——两端工具夹片的实测回缩值;
ΔL4——其他需扣除的压缩值。
(5)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应根据预应力筋受力状态分段计算。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ΔLL可按下式精确计算:
其中: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各段预应力筋计算长度(mm);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2);
——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N/mm2)。
(6)张拉施工
①安装锚具与张拉设备
安装锚具时必须注意保证工作锚具置在喇叭口的限位环中,使喇叭垫板受力均匀,严禁错位安装,形成喇叭口受到巨大的局部集中压力,造成喇叭口破坏。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孔位与构件端部工作锚的孔位排列要一致,以防钢绞线在千斤顶穿心孔内打叉。
张拉设备安装时采用手拉倒链葫芦吊挂在固定支架上,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与垫板垂直。
②张拉操作程序
张拉设备采用智能张拉机,千斤顶采用t及t千斤顶,两端同步对称张拉,以控制应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应力控制如下:
预应力张拉程序:张拉步骤为:0→初应力0.10σcon→1.0σcon(持荷2min)→锚固。
钢绞线伸长量的量测应注意:0.1σcon作为张拉初应力,初应力0.10σcon→1.0σcon(持荷2min)阶段计算引伸量。每次张拉均应量测伸长值。
③张拉伸长值校核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通过伸长值的校核,可以综合反映张拉力是否足够,孔道摩阻损失是否偏大,以及预应力钢绞线是否有异常现象等。因此,对张拉伸长值的校核,要引起重视。
(7)张拉完成24小时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即可切割锚外多余钢绞线,用角磨机切割,端头外漏长度不小于3cm。张拉完成48小时内及时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
(8)张拉注意事项
①夹片与锚环孔不应粘附泥浆或其它杂物,且不允许锈蚀(若有轻微浮锈,应彻底清除)。
②对表面有锈的钢绞线,张拉前应彻底除锈,以减少磨擦损失。
③锚具安装到位后,应及时张拉,以防止因锈蚀而产生滑丝、断丝。张拉后及时检查,预应力钢材的断丝、滑丝,不得超过规定要求。如超过规定数,应进行更换,重新张拉。
④两端张拉时要求两端的左右侧同步对称稳步进行,分别逐级控制施加的拉力和伸长量基本保持一致。如出现相差较大时应及时采取两端加压速度进行调节。
⑤工具锚夹片对表面和锥孔内表面用前应涂石蜡以便退锚灵活。
⑥在预应力作业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安全,任何情况下作业人员不得站在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正前方,同时在张拉千斤顶的后面设防护装置,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油泵开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张拉完毕后必须把油阀门全部松开或切断电路。
⑦当工程所处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不宜进行预应力张拉。
⑧每次张拉完毕后,应检查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裂缝,并填写张拉记录表。
4.3.16、孔道压浆和封锚
4.3.16.1、孔道压浆(真空压浆)
(1)管道压浆采用C55专用压浆料,要求压浆饱满,压入的压浆料须掺加膨胀剂和阻锈剂。管道压浆从低端向高端压浆。
(2)为保证压浆质量,确保浆体饱满、密实,设计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真空度需达到-0.06~-0.1MPa并保持稳定。
图9:现浇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工艺图
(3)当工程所处环境温度高于35℃或连续5日环境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宜进行灌浆施工。冬期灌浆施工时,应对预应力构件采取保温措施或采用抗冻水泥浆。
(4)压浆前清冼管道,然后用压缩空气排除孔内积水或杂物。压浆顺序应先下后上,逐孔进行,防止漏孔。
(5)按浆体配合比搅拌水泥浆,搅拌前应加水空转搅拌机数分钟,将积水排净,并使其内壁充分湿润。在全部水泥浆用完之前不得再投入原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得方法,搅拌好的水泥浆须一次用完。
(6)灌浆:启动真空泵抽真空,使孔道真空度达到-0.06~-0.1MPa,且保持稳定,同时将水泥浆加到灌浆泵中,当灌浆泵输出的浆体稠度达到要求稠度时,将泵上输送管接到锚垫板上的引出管上,开始灌浆。灌浆过程中保持真空泵持续工作,待抽真空端的空气滤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水泥浆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关闭抽真空端所有阀门。灌浆泵继续工作,并沿着管道由高到低将出气孔打开,待出气孔流出的浆体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由低到高关闭出气孔,在不小于0.5MPa的正压力下,持压3~5min,关闭灌浆泵及灌浆泵端所有阀门,完成灌浆,拆卸外接管各附件,清洗空气滤清器及阀门等。
(7)压力和速度:对水平或曲线孔道,压浆压力取0.5~0.7MPa;对超长孔道,最大压力不超过1MPa。同时经常检查孔道真空度的稳定性;浆液自拌制完成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超过40min,且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连续搅拌,对因延迟使用所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额外加水增加其流动度。同时注意压浆软管和孔道内的压力情况。
(8)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制作留取不少于3组尺寸为40mm×40mm×mm的试件,标准养护28d,送至实验室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
(9)施工过程中详细记录包括:压浆材料、配合比、压浆日期、搅拌时间、出机初始流动度、浆液温度、环境温度、稳压压力、时间及真空度,并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签认。
4.3.16.2、封锚
(1)孔道压浆完毕,经检查无不饱满情况,浆体已凝固后,应及时进行封锚作业。
(2)锚头与垫板接触处四周应采用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对锚具应进行防锈处理。在封端及封锚范围内应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3)封锚材料采用C55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4.3.17、模板和支架拆卸
4.3.17.1、模板拆除
(1)箱梁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拆除。拆除时,作业人员从顶板上预留的天窗孔进入箱内,并用鼓风机或风扇往箱体内送风,使箱室内空气流动及降低温度,模板拆除并运出后,应及时调转到下个使用地方,严禁集中堆放在箱梁顶部。内模拆除完毕后及时将天窗按设计配筋进行绑扎及补浇混凝土进行封闭。
(2)箱梁侧模、底模、翼缘板模板需等预应力体系张拉、压浆完成后方可拆除。翼缘板及侧模板拆卸时,需在距模板位置约1.8米高度位置利用支架搭设临时钢管作业平台,并铺设木板。
(3)外模模板拆卸作业顺序:松动翼缘板部分的顶托→在顶板作业平台上拆卸翼缘板底板模和分配梁→在略底于底板位置搭设临时作业台→拆卸翼缘板位置底板以上的支架→拆卸侧模的支撑架、背楞及侧模→松动底板部分的顶托→抽出底板的模板和分配梁。
(4)模板拆卸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注意保护各梁体棱角线。
4.3.17.2、支架拆卸
(1)支架的落架和拆除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支架落架、拆除顺序和安全措施。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支架落架和拆除应在梁体预应力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支架落架按照“从梁体跨中向梁端”的顺序和“纵桥向对称均衡、横桥向基本同步”的原则分阶段循环进行支架落架。
(2)支架、模板拆除时严禁随意抛扔,应采用吊具吊放,并分类堆码,妥善存放。
(3)脚手架拆除前,应先清理作业层上的施工机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支架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拆除的碗扣架构配件应采用起重吊装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拆除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分类堆放,并应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4)拆除应按顺序:护栏→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件由上而下,逐层拆除,纵向对称均衡卸落,拆除时在高度上尽量同步进行,即将工作面安排在同一高度面上,所有配件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拆除支架时需要在围档外侧悬挂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指挥。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项目管理目标
5.1.1、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死亡、重伤事故和群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交通及火灾事故,负伤频率≤5‰,施工班组安全管理达标率%。
5.1.2、环保、水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有效保护植被,对临时占用土地全部进行复耕,避免噪声扰民,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争取环保问题零投诉。
在桥梁施工位置的河道上游10m位置,设置一道防渣网,以便阻挡树枝等大体积垃圾对 贝雷梁及支架的稳定造成安全隐患。防渣网采用C20的钢筋焊接,网片孔隙间距为*mm,在河岸的两端固定。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对防渣网上的树枝、杂草等垃圾及时清理。
在河道施工位置的上下游各10m范围内,河岸两侧安装防护栏杆,并安装警示及请勿污染河道等标志。
5.2、安全生产组织体系
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设安全主管部门,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检查工作,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监督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领导挂帅,全员参加,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对该项目的安全管理,把对施工安全和人员健康作为承包人的重要职责,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施工安全贯穿施工全过程。
施工时专职检查工地的施工安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开展安全检查评比竞赛活动,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好安全规划,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消灭事故隐患。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包括技术人员、施工队长,班组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应做的工作。
坚持安全交底制度:技术人员编制安全生产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内进行书面交底,双方签字认可,存档。
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并落实整改措施。
5.3、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小组,针对各工序特点,进行安全交底,坚持每天班前安全讲话制,对易出安全事项进行提醒、警告;特种工人(起吊、机手、电焊工等)应接受操作及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2)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如起吊设备等都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应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
(3)河道两侧均应设置防护栏杆,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防止人员落入河内。
(4)起吊设备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破损部件及时更换,确保安全。
(5)连续梁施工阶段,在0#、3#桥台靠近便道侧设置人员上下之字形梯笼,并挂设安全防护网及安全警示标牌。
5.4、安全教育
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在上岗前和调整岗位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施工过程中跟踪监控。针对施工期间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全方位、经常性、定期性、突击性、季节性和节假日性多种形式检查,通过检查达到预防目的。
建设安全生产文明工地,定期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活动和评比竞赛,奖罚分明,结合“安全生产周”、“安全活动月”开展内容丰富、实行多样的安全教育。针对安全事故,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
5.5、安全检查
成立由第一负责人为首的安全检查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安全保证体系,如下图:
图11:安全保证体系
5.6、安全保障措施
5.6.1、用电作业安全措施
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不得乱拖乱拉。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
配电箱、开关箱:使用标准电线,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
5.6.2、施工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大型机器的保险、限位装置、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
5.6.3、预应力安全措施
(1)要注意用电安全,在各工序施工前,所用的机具和支架必须仔细检查,确认无问题方可进行操作。
(2)张拉工作属高空作业,必须按高空作业要求实施安全措施,事前对脚手架等进行检查,且佩带安全带、设置安全网。
(3)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严禁有人站立、穿行,不得堆放重要物品。
(4)张拉工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提醒注意。
(5)应配置对讲机,保证两端张拉及时联系。
(6)长束整捆穿束时,必须保持两端平衡以免偏载,并要检查穿束架,放束架等是否牢固、安全。
(7)张拉人员,压浆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具。
(8)张拉后的钢筋管道压浆前严禁碰击,踩踢,压浆时也要避开钢筋端部,以防钢筋突然断裂伤人。
(9)在千斤顶后端设置防护挡板,防止断丝或夹片弹出,影响人身及行车安全。
5.6.4、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2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应安装防护设施,采用护栏形式,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使用安全带、安全绳,或者安全防护网。
(2)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3)高空工作平台应在平台四周设置护栏,保证连结牢固可靠,移动平面平坦,并有制动设备。防护网应有挡住人员坠落的强度。
(4)在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严禁高空作业。
(5)高空作业的下方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避免在其下有低空作业。如果工作不得不在此危险区域内进行,只允许重要工作及主要人员进入。
5.6.5、碗扣式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安全措施
5.6.5.1、碗扣式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1)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要求,清除支架基础范围内的杂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处理。
(3)接头搭设
①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人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②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个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如是装配原因,则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
③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mm。
(4)杆件搭设顺序:
①在已处理好的地基上按设计位置安放下可调,调整立杆可调座,同一层立杆接头不得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搭设顺序是:立杆底座→立杆→横杆→斜杆→接头锁紧→脚手板→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
②脚手架搭设以3~4人为一小组为宜,其中1~2人递料,另外两人共同配合搭设,每人负责一端。搭设时,要求至多二层向同一方向,或中间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龙搭设。
拆除拆除脚手架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注意事项:
①施工中所有构件都应按设计及脚手架有关规定设置。
②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整架的垂直度,整架垂直度小于1/L,但最大允许偏差为mm。
③在搭设、拆除或改变作业程序时,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6.5.2、检验、验收和使用管理
(1)碗扣式脚手架构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检验的关键是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没有咬肉、夹碴、裂纹等缺陷。
(2)钢管应无裂缝、凹陷、锈蚀。
(3)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高不超过L/,横杆斜杆变形矢高不超过L/。
(4)可调构件,螺纹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
(5)脚手板、斜脚手板及梯子等构件应无裂纹,无明显变形,焊接牢固。
(6)在下列阶段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①达到设计高度。
②预压前,卸载后。
③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之后。
④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7)检验主要内容:
①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陷。
②立杆垫座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
③检验全部节点的上碗扣是否锁紧。
④斜杆及安全网等构件的设置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⑤荷载是否超过规定。
(8)主要技术要求:
①地基基础表面要坚实平整,垫板放置牢靠,排水通畅。
②不允许立杆有浮地松动现象。
③整架垂直度应小于L/,但最大不超过mm。
④对于直线布置的脚手架,其纵向直线度应小于L/。
⑤横杆的水平度,即横杆两端的高度偏差应小于L/。
⑥所有碗扣接头必须锁紧。
(9)使用管理:
①脚手架的施工和使用应设专人负责,并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
②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严禁乱堆乱放,应及时清理各层堆积的杂物。
5.6.5.3、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1)待连续梁张拉压浆完成后,先将中跨支架拆除,然后对称拆除边跨。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无误后,方可对脚手架进行拆除。
(2)拆除前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专人指挥监视地面情况,提示地面人员切勿靠近。
(3)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
(4)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5)拆除的构件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
5.6.6、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夜间施工要有专人统一指挥,设专人盯班盯岗,确保施工机械及人员安全。
加强对机具电器设备的检查维修,并有专人负责,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并配齐各种电器配件,遇雨天及时更换防爆灯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作业区及运输路径,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作业照明灯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工地运输交叉路口、转弯处设置慢行警示灯。
加强对施工地段道路的维护,保证夜间车辆顺畅通行。
5.7、雨季施工措施
5.7.1、雨季施工安排
成立抗洪防汛领导小组,建立雨季值班制度。在雨季来临之前,施工单位要建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保。在雨季施工期间定期检查,严格雨季施工“雨前、雨中、雨后”三检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平时施工作业,雨时防汛抢险。每个施工现场均要备足防汛器材、物资,包括雨衣,雨鞋,铁锹,草袋,水泵等,做到人员设备齐整、措施有力、落实到位,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用。
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得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同时制定现场雨季值班表,设专人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做好记录,有暴雨或大暴雨天气情况,及时通知,值班人员提前作好应急准备。专人负责协调与周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防汛事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及时排水,减少损失。
编制雨季施工方案,制定防洪抗汛预案,作为雨季施工中的强制性执行文件,严格执行。
雨季及洪水期施工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及施工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洪排涝工作。
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加强对支架基础的检查,防止支架倾倒和坍塌。对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长时间在雨季中作业的工程,应根据条件搭设防雨棚。施工中遇有暴风雨应暂停施工。
雨季进行砼工作业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砼施工设避水棚,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
加强深对河道边坡观测等雨季汛期安全巡视。
现场中、小型设备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机电设备要安装好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施工电缆、电线尽量埋入地下,外露的电杆、电线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雨季前对现场设备作绝缘检测。
对停用的机械设备以及钢材、水泥等材料采取遮雨、防潮措施,现场物资的存放台等均应垫高,防止雨水浸泡。
加强对临时施工道路维护与整修,确保其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
雨季时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值班,重点加强对支架基础及深基坑边坡观测,邻近道路和现有建筑等的安全巡视,并派专人定期对施工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系统排水通畅。
5.7.2、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为减小雨季对工期的不利影响,须采取如下措施:
工地生产调度加强对气象、气候信息的收集,提出现场措施和准备,减少雨、汛停工损失,雨后及时恢复施工。
备齐备足防洪物资、排水设备,减少损失,储备施工材料,保证汛期施工连续性。做好施工现场排水措施,防止生产材料、设备和临时设施被淹。危险区施工做好防汛应急措施。
保证物资运输,减少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增加必要的防雨设施,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满足雨季期间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前修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排洪设施。
在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及时检测砂石含水量,并加以调整配合比。另外,要及时有计划地进行受影响较大材料的储备。
5.8、技术保证措施
5.8.1、支架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在支架搭设前,严格按施工方案对地基进行处理,并做好基础四周的排水措施。
(2)不得采用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裂变的杆件和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罗纹已损坏的扣件。
(3)支架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架子作业。
(4)支架上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配戴安全帽、佩挂安全带,穿防滑鞋,不得穿塑料底鞋、皮鞋、拖鞋和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佩挂安全带时按照“高挂低用”的原则挂在牢固的物件上,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拴挂多根安全带或一根安全带系多个人。
(5)施工人员必须从专用的通道或爬梯上下,严禁攀登支架,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
(6)支架搭设前,班组长应带领架工对施工环境及所需的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作业。
(7)支架应逐层搭设,搭设作业中,所用料具必须堆平放稳,对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必须先行撤出或加以固定,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躲开可能落物的区域。
(8)为便于作业和安全,架上作业人员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铺设平稳。
(9)支架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时应掌握重心,平稳传递。
(10)作业人员工具使用后,应装入随身工具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
(11)每次收工前,所有上架材料必须全部搭设好,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构架。
(12)进行撬、拉、推、抛、拨等操作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站稳脚跟,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时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
(13)支架临边设防护栏杆,上、下横杆高度应分别为1.2m和0.6m,并加挂阻燃安全网;栏杆立柱间距不得大于2m并与支架固定牢靠;栏杆底部应固定设置高度不小于18cm的挡脚板。
(14)支架搭设和使用期间,按规定设置防雷接地设施。
(15)支架作业操作过程中精力要集中,不得东张西望,禁止打闹和开玩笑。
(16)严禁酒后作业;休息时应下架子,在地面休息。
(17)夜间和六级及以上强风、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停止施工。
(18)严格执行“支架拆除令”制度,由安质部和工程部联合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完的连续梁进行检查,确认满足支架拆除条件时,共同签发“支架拆除令”,现场生产副经理收到“支架拆除令”后方可组织支架拆除作业。
(19)支架拆除前,周围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在交通要道设专人监护,禁人入内。
(20)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层同时作业。
(21)支架拆除时,班组成员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22)拆除的脚手架杆、脚手板、钢管、扣件等材料由上往下传递或用绳索吊下,不得往下投扔,以免伤人和不必要的损失。
(23)拆除过程中不要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
(24)拆除过程中不要中断,如确需中断,应将拆除部分处理完成,并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停歇。
(25)支架作业过程中,设专人进行巡视检查指导,发现不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规程要求的,及时纠正,确保支架作业的安全。
(26)支架搭设完成后,应增加防雷接地措施。接地采用角钢,埋入原地面以下不少于1m。
(27)挂篮施工时应增加防雷接地措施,同时用下导线引至地面,接地采用角钢,埋入原地面以下不少于1m,挂篮移动时加长导线或移动导线,保证挂篮一直处于接地状态。
5.8.2、贝雷梁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在过河段贝雷梁底全宽挂好安全网,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及物体高处坠落,调入河道中。
(2)贝雷梁安装及拆除起吊前,检查贝雷梁个连接构件连接是否稳固,如不稳固要进行加固后方可吊运。
(3)在起吊前必须检查钢丝绳有无破损现象,如有破损必须更换,确保钢丝绳完好无损,并且起吊的钢丝绳必须对称布置。
(4)在贝雷梁吊运的过程中,必须要在贝雷梁两端系好缆绳,在吊运的过程中人工进行拖拽。
5.8.3、模板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梁体翼缘板两侧设防护栏杆,铺挂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材料。
(5)模板安装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
(6)安装模板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
(7)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将支撑、搭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8)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9)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10)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现象时,立即修复。
(11)两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时用索具系牢,采用垂直升降机械运输,不得乱抛。
(12)模板上施工时,堆物不宜过多,且不宜集中在一处堆放。
(13)拆模时,设专人指挥。地面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硬砸或大面积整体剥落和拉倒。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14)拆模时,支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做脚手板,拆模作业人员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15)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16)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雷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路干不滑时再恢复工作;暴风前后,对模板、支撑进行检查,发现变形、下沉等现象,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排除。
5.8.4、钢筋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钢筋在工作棚内集中加工,棚内配备灭火器材,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钢筋制作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平整,工作台安放稳固,照明灯具加设网罩,钢筋半成品、成品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
(2)人工断料时,工具必须牢固。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笼罩。机械断料时,手与刀口距离不得少于15cm,活动刀片前进时禁止送料。
(3)弯曲长钢筋时,设专人扶住钢筋,并站在钢筋弯曲方向的外侧,互相配合,不得拖拉。
(4)钢筋焊接时,焊机设在干燥、平衡、牢固的地方,设可靠的接地装置,导线绝缘良好,并在开关箱内配备防漏电保护装置。
(5)钢筋焊接操作时,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站在橡胶板或木板上。
(6)钢筋严禁碰、触、钩、压电源电线、电缆。
(7)起吊钢筋入模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离模板1m以内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之后方可摘钩。
(8)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塌落。
5.8.5、混凝土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持有效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2)脚手架、工作平台若有探头板要及时绑扎搭好,脚手架上的钉子等障碍物要清除干净;单独设置供操作人员上下的走道。
(3)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架空在2.5m高以上。
(4)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与管道支撑紧固可靠,管道接头处密封牢固。
(5)严格执行报检制度,由工程部和安质部对施工完的支架和模板进行检查,并经监理检查合格,确认满足混凝土浇筑条件时,方可组织混凝土浇筑作业。
(6)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用电设备是否安装漏电开关。混凝土振动棒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振动棒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电线被割破或拉断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时立即调整或处理。如出现输送管道堵塞,要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拆管排除堵塞,严禁野蛮操作,避免伤人。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观察支架的变形,若发现支架明显变形,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作业,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9)混凝土泵送工作连续作业,泵送时料斗内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防止管道内吸入空气。
(10)麻袋覆盖混凝土养生时,梁体顶面的预留孔洞部位设封堵措施并设明显标志,以防操作人员跌落或受伤。
(11)在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情况下,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12)酒后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症的人员,严禁参加混凝土浇筑作业。
5.8.6、预应力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连续梁预应力由工程部和安质部对施工完的梁体和支架进行检查,并经监理检查合格,确认满足张拉条件时方可组织张拉作业。
(2)张拉现场设明显标志,设置安全警戒区,张拉两端布设安全防护挡板,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3)张拉或退出楔块时,操作人员站在千斤顶两侧;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弹出伤人。
(4)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5)作业应有专人负责现场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或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值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
(6)张拉时,夹具应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具夹具不牢而滑出。
(7)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8)在高压油管的接头设置防护套;千斤顶内有油压时,不得拆卸油管接头,防止高压油射出伤人;油泵电源线应接地避免触电;油管不许踩踏攀扶,如有破损及时更换;保持安全阀的灵敏可靠。
(9)已张拉完而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预应力筋裂断而酿成事故。
5.9、支架监测措施
(1)连续梁支架监测前应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支架的安全性;
(2)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监测仪器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及校验报告。
(3)沉降观测仪器为专用精密仪器,要专职测量人员负责;
(4)测点要固定,用红油漆提前做好标识;
(5)监测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换测量人员,防止出现人为误差;
(6)专人负责对水准点位置进行保护;
(7)如实填写观测数据,绘制弹性和非弹性曲线。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如误差超出标准,分析原因并进行复测;;
(8)观测过程如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卸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9)外业监测时,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拭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每次观测后,应将经过检验证明是可靠的计算结果列表汇总。
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6.1、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为使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项目建立组织机构,现场施工各班组由项目部统一领导。
表4:项目管理人员一览表
6.2、施工人员配备情况
6.2.1、施工人员组成
选择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实施专业化施工,组建5个作业班组,即支架班、模板班、钢筋班、混凝土班、张拉班。每个作业班组均配2套人员,实行2班倒作业。
6.2.2、劳务人员管理
项目综合部负责劳务队伍人员日常管理与沟通,负责劳务人员的进退场管理,工程部、安质部负责岗位应知培训、岗位技能考核等。
劳务队伍需设专人负责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劳务人员档案。
劳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需参加项目部组织进场培训工作。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包括项目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三级安全教育,由项目安质部、工程部负责培训,培训后劳务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调度、有目标、分阶段地安排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人员进场后进行各种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完善驻地生活现场及办公生产设施,最短时间内展开正常施工生产,逐步掀起大干高潮的局面。劳动力调配计划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表5:劳动力计划表
7、验收要求
7.1、验收标准
(1)《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科创大道(城西快速干道~咸户路)市政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6)《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7)《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26-);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9)建办质[]31号文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10)住建部[]37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7.2、验收程序
连续梁支架基础、支架搭设、支架预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及预应力工程等各工序经项目部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3、验收内容
(1)混凝土强度:梁体混凝土C55。
(2)预应力体系: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标准。管道形成采用塑料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的要求。锚具应符合《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的要求。张拉设备采用与锚具配套的机具设备。
(3)模板及支架的制作及安装
表6: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
表7:模板、支架安装质量标准
(4)钢筋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8:钢筋焊接骨架质量标准
表9: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5)支座的安装
表10:支座安装质量标准
(6)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表11:后张预应力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7)梁体混凝土结构尺寸
表12:支架上现浇梁施工质量标准
7.4、验收人员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31号)第七条规定,验收人员如下:
(1)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2)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
8、应急救援预案
8.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8.2、危险因素
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落物伤人、支架坍塌、高处掉落、河道边坡滑坡、落水。
8.3、应急措施
(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
(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
(3)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
(4)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
(5)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
(6)杜绝任何流入基槽边坡内的水源。
8.4、应急救援组织架构
8.4.1、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段晓东
副组长:李源鑫齐刚宪陆平李鹏鹏
组员:李磊磊单发超刘畅秦一杰易崔常阳阳安果林张晓雄白超张军强梁熊熊
8.4.2、各专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技术支持组:组长:齐刚宪,组员:李磊磊
现场抢险组:组长:李鹏鹏,组员:单发超
物机保障组:组长:李源鑫,组员:安果林
报警保护组:组长:陆平,组员:秦一杰
医疗救护组:组长:常阳阳,组员:张小雄
8.4.3、各作业队应急救援抢险队
各作业班组分别组建1支应急救援抢险队,每支抢险队5人,共有20名队员。分别由各作业班组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8.4.4、应急救援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图12: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8.4.5、应急救援人员职责
(1)总指挥(段晓东)
1)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及抢救工作。
2)及时上报相关单位,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
3)视事故严重程度,要求报警保护组向相邻单位、医院求援。
4)组织技术支持组视察现场,分析险情,立即确定抢险设施方案。
5)督促现场报警保护组作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防止围观和人为破坏事故现场。
6)督促物机保障组按技术支持组要求迅速运送应急物资至事故现场。
7)指挥现场抢险组按照技术指导组确立的方案,迅速设施应急抢险。
8)保障医疗救护组所需车辆、器具和救护资金。
9)协助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
10)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演练所暴露出的预案缺陷,不断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2)副总指挥(李鹏鹏)
1)在总指挥领导下,协助总指挥开展各项工作。
2)根据总指挥的安排,对车辆伤害应急抢险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和监督。
3)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无法联络或处于被困状态时,代行总指挥全部职责。
(3)技术支持组
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已编制的应急预案,及时制定出抢险救援方案。
2)通知现场抢险组和物机保障组,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并派人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3)参与对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完善。
(4)现场抢险组
1)负责对被困人员的抢救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减少人员伤亡。
2)负责对危险区域内化学品、电器设备的抢救转移,防止危害的蔓延。
3)按照技术抢险方案组织抢险,防止危害扩大,最终消除不安全状态。
(5)物机保障组
1)组织安排电工保证事故现场的安全用电和应急照明。
2)安排运输应急物资的车辆赶到到事故现场,对缺少的物料立即联系进场。
3)将应急物资及时运送到事故现场。
(6)报警保护组
1)按总指挥的指示,负责内外联系,同时派人到附近路口给救援车辆引路。
2)组织保安看守,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对已进闲杂人员进行劝导离开。
3)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划出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对多事人员强行闯入后,要采取策略,委婉劝其离开,为防止其它人员向外发布不良信息,可请相关媒体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信息。
5)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被人为破坏。在移动伤者或物件前,做好标记和记号,并做好影像资料。
6)当事故可能危及周边建结构物和附近道路行人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组织工地附近人员有序撤离。
7)负责善后工作,安抚伤亡人员家属、亲朋,控制情绪防止出现过激行为。
(7)医疗救护组
1)负责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将伤员迅速医院进行救治。
2)负责应急救援资金准备,使救援过程中所需资金得到保证。
(8)作业队队长
1)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学习培训和演练工作
2)抓好日常安全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3)在紧急情况下,根据现场应急需要,提供人、机、物,积极投入到抢险中。
4)救援队员在应急救援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救援领导小组和救援队长调动,在接到事故消息后,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的抢险(救)工作并协助保护好事故现场,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护。
(9)应急救援人员联络方式
(10)应急救援设备、物资
9、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9.1、附件1:新河桥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9.2、附件2:新河桥连续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9.3、附件3:连续梁满堂支架搭设图
9.4、附件4:连续梁满堂支架预压配重图
9.5、附件5:连续梁满堂支架预压重量分配表
9.6、附件6:连续梁满堂支架沉降观测表
9.7、附件7:科创大道新河桥现浇梁满堂支架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