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2变革的一代,让我更期待

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7/6027600.html

年1月,我第一次踏入iPhone。当时Apple刚刚发布了iPhoneX和iPhone8,我虽然向往X划时代的突破,但囿于囊中羞涩,还是选择了后者作为入门机。

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那时的选择。

iPhone8有着小巧玲珑的机身,圆润柔和的手感,典雅通透的银白后背。最重要的是,它继承了iPhone延续11年的经典Home键,作为入门,我可以体验到臻于成熟的上一个iPhone世代的种种巧思,恰到好处。

两年后,果8因为进水而退役,该换全面屏了。

当时iPhone11刚刚发布,但影像和性能的升级并没有切中我的痛点,再看iPhoneX,价格已然从曾经的「高不可攀」落入凡间。思前想后,我选择了iPhoneX作为继任者。

按Apple到年一大改的节奏,我也算是体验了代iPhone经典产品。虽算不上资深,但也深陷其中,知其妙哉。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我们都知道,新一代iPhone大改款:

iPhone1,登场。

这次,终于,我在第一时间体验到了它。

外观

删繁就简

没错,10年后,iPhone又重回平直设计,再一次,「站」起来了。

平直可「站立」的设计的确很有趣,拿到的第一瞬间,我就立在桌子上,美美地发了个ins。拍手机立起来的配图时,也不再需要在手机后面倚靠什么东西,直接立起来,方便了不少。

我拿到的是蓝色配色,在网上争议颇大,好看与否仁者见仁,但谈回iPhone1的工艺设计,拿到的第一眼,我恍惚间以为不是真机,而是精致的模型机,真的精致。

这种模型感来自两个部分,一是iPhone1工艺设计的「删繁就简」,二是本身产品形态的「删繁就简」。

Apple表示,此次iPhone采用了一块超瓷晶面板,防爆性能较上一代有了大幅提升。往代iPhone都需要在屏幕与金属中框衔接处加一层塑料缓冲圈以防爆,今年得益于超瓷晶面板,塑料缓冲圈被取消,金属中框直接内弯衔接面板,更加简洁。

不过,屏幕虽然防爆性能增加了,但裸机这几天,其上却出现了几个小小的划痕,在光影下隐隐可见,像小刀一样扎在我心上——看来还是得贴膜。

产品形态上,iPhone1更趋向于一个基础几何体。平直的设计,就像是用CNC工艺直接从铝合金上切割下来的一块金属,不加修饰,删繁就简。

正视屏幕你会发现,与iPhoneX凸出来的圆弧中框相比,iPhone1的中框弱化到近乎不可见,这使得屏幕的价值被极大的凸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屏幕信息价值」的追求,似乎是iPhone1平直设计的实用主义内核。

屏幕策略上,这次iPhone全系上好屏,不过可能是iPhoneX的屏幕已经足够优秀了,两款肉眼视感接近,同样细腻通透,iPhoneX饱和度略高一点。

这里要强调的是,平直的机身设计也「友情附赠」了一个小缺点:硌手。

由于iPhone1屏幕上采用了「超瓷晶面板」的新工艺,屏幕边缘没有设置弧度。为了保护面板,机身边缘也做成了齐平设计,过渡弧度很小,再加上其未做圆弧中框过渡,使得屏幕和中框过渡略微生硬。

拿在手里,能明显感受到掌心有边角抵着,带来微微异物感。平时常用的「上划返回桌面」的全面屏手势需要从底部扫起,每每操作,总让我怀念iPhoneX的圆润无感。

抵手心

上滑,硌大拇指

最后,如果「平直」是Apple认为在当下设计语言上的「最优解」,那前十年的「圆润」又算怎样的回答呢?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黑白分明,二元对立的好坏,而是当下综合工业设计、用户体验与商业的最优解:一方面,平直中框对于天线装配更加简单,更有利于衔接超瓷晶新技术;一方面,它让中框隐没,让屏幕的价值愈发凸显;最后,用户期待三年一大改的iPhone,这种改变是商业上的必然。

硌手,但我依然爱不释手。

性能

弥补缺陷

我们对于iPhone总是抱有很大的宽容。

信号应该是一个手机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了吧,但这几年iPhone信号的表现,的确很尴尬。我自己有切身体会,在出租屋里信号不佳,小米10刷微博流畅,勉强可以看视频,但iPhoneX文字都加载不出来。

不满格,是我的温柔

花数千乃至上万元买一部手机,连信号都做不好,想想都说不过去。

但iPhone,本世纪最成功的手机,的确就是这样,更神奇的是,销量却居高不下。耐人寻味,算是给安卓参数党厂商上了奇妙的一课。

说回iPhone1,新基带从英特尔转为高通,还带来了5G,信号的提升显而易见。我的手机卡是4G,插卡iPhone1在出租屋终于可以刷微博了。有趣的是,手机会显示5G,实际测速达到了0-0Mbps。

不过更有趣的是,4G刚出时言之凿凿会上兆,结果在4G将被淘汰的前夜还没达到,不免让我对5G的未来……

另外插上同事的5G卡,网速可以达到4Mbps,这还是在我信号奇差的出租屋内测量的,不免让我对5G的未来又……

另外,iPhone1也搭载了最新的A14仿生芯片,作为iPhone首款5纳米制程芯片,鹤立鸡群的A系芯片的新款,性能自然无需多言,更深度的测评稍后奉上。

摄像

夜!耶!耶!

在手机创新乏力的当下,摄影和材料工艺成为了厂商们一年又一年的故事主角。

Apple也不例外,在iPhone1系列介绍页面,超过1/篇幅都在讲摄像,一度让人怀疑买的是「能打电话的智能相机」,还是「能拍照的智能手机」。

iPhone1今年依然是超广角+广角的双摄组合,但较于上代,两枚镜头都能使用夜间模式,夜拍更胜以往。

话不多说,我们和同样超广角+广角的「数学拍照」王者Pixel5比一比吧。

先看白天。iPhone1的动态范围优于Pixel5,能呈现天空云彩的更多细节,画面也更锐利;Pixel5曝光度偏高,能呈现旁边树林更加丰富的细节。

iPhone1:

Pixel5:

Pixel5通常能获得更多的细节,但画面涂抹感更重。iPhone1则噪点明显,有时画面出现偏色,偏黄。空间有限,不再放置人像,超广角等图片了。

iPhone1:

Pixel5:

夜间模式下,Pixel5水准飘忽不定,不太稳定,囿于「祖传」下来的硬件,在极弱光环境下表现急剧下降;而本代iPhone1升级重点恰好是夜间成像,出片稳定,在光线良好的夜间场景高光压制、动态范围、画面细节等均略微逊于Pixel5,差距很小,但到了弱光环境,绝大多数场景都更优于Pixel5。另外,iPhone1超广角镜头夜间成像优于Pixel5。

iPhone1:

Pixel5:

两者作为计算摄影的弄潮儿,都有非常严重的鬼影现象。若有闲情逸致,倒可以把它当作摄影艺术,拍点有趣的,玩点花样。

iPhone1:

Pixel5:

整体而言,pixel5略强于iPhone1,但差距很小。比来比去,就是放大挑刺,不免有点乏味。

还是独赏iPhone1自己的样张吧!

我们来说点有趣的。

实际上,上面样张都使用iPhone「滤镜」进行了修饰,且里面混入了一张iPhoneX拍的照片。

显然iPhoneX影像能力弱于1,但如果不告诉你是谁拍的,你能分得清谁是谁,谁更好,差距又有多大吗?加了「滤镜」,那些对细节的锱铢必较还有意义吗?

放在5年前,或许可以,那时还流行成片盲猜;但现在,真的很难。

单从成片质量上来看,「硬件和算法的提升」和「直出照片的第一观感的提升」不成正比,厂商费了老鼻子劲,用户「感知不强」。这也是现在手机厂商的困境。

怎样解决这个困境呢?厂商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成像「数据化」,告诉你进光提升7%,DXO分数提升1分;二是用感性消解理性,举办各种成像大赛,发布会放美美的样张,偷换概念,让人把好相机误认为自己能拍的好;三是跳出参数内卷战争,追求功能性和趣味性。例如搞出「长焦微距」、「舞台光人像模式」这样绝妙的创新。

我们一点点分析。

第一,成像「数据化」。

从行业角度来说,追求更好成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反过来厂商们也会使劲给消费者营造「买新不买旧、要买就买最好的、我不一定要但你不能没有」等畸形消费观。作为个体消费者,提高警惕,真的再没必要追逐参数最好的「相机」。现在旗舰拍照都很好,对于「手机记录生活」已然足够,而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为了更清晰地拍张PPT,买了冗余的性能,岂不可惜。

第二,用感性消解理性。

从营销角度,绝妙;但个体无疑更应谨慎。教你个破解方法:

不要看Apple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