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真正意义上最早追的选秀应该是内娱11年的快乐女声,那时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可以有空到周末看回播甚至有时候直接追直播看,当时正好赶上全国12强逐一淘汰决出总冠军的赛制。
后来就是掀起全民热度的PD系列,尤其是第一季,可是这时我已经因为除了时间精力的原因没有仔细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限定团免不了总会分离的事实,情感上遭不住
是比赛就会有淘汰,虽然过程很过瘾,但是每到结尾总会不免有种最终落幕的伤感。既然知道最终有人会离开,团体会解散,且比赛本身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参赛选手尚且都不能过多作出抗拒行为,更何况作为普通大众之一的我,那大可以享受优秀的舞台表现也是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没必要花费过多精力在这些节目上面,直接看结果和剪辑cut就好了。
2.限定团的性质决定其存在度有限
选秀团有着限时保质期,粉丝路人明白这点也是尽可能给团体以最好的成绩,因此该团创造的记录或许十分辉煌,的确不可否认说到排行榜上有着她们亮眼的名字,虽然不能抹灭事实和粉丝们的一番热忱,但是正如提到的特殊性质,最多两年多的时间出现在大众视野就要散场各回各东家。
可是一个韩团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于其第三个年头,正当重要转折点就面临解散,光是这点就很难对这个团体说什么后续发展的策划,我感觉就好比指针转到十二,公主就要变回灰姑娘,就像做了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因此,这点我就更加没什么兴趣了。
3.节目做票虚假
Pd系列的制作人安俊英已经吃过大碗牢饭了,虽然照搬隔壁棒子基本模式的内娱选秀的一些相关背后高层似乎没受影响,但是国家已经明例禁止选秀,退一万讲就算这些种种努力都做到了,资本市场也早已违背民心,只会先看重那些身上自带流量或者背后有势力支持的“潜力股”。
看过这么多场总结果出来时不同人的质疑,早就说明这里面的剧本已经替所有人一早安排好了结局,在这个人心浮动的时代,真正做到全民众望所归或许已经成为过去时,很难真正兑现。
韩娱PD系列好歹打着“给小公司出头的机会”的潜台词,最终却一一被警方和民众挖出来真相,坐实虚假做票的罪名;更别提流量为王,数据为上,不重口碑的内娱市场,只怕其虚假程度并不比隔壁国少吧。
而且这样行为最无辜的莫过于参加节目的选手,原本有机会晋级甚至能出道的人,这些掌权人不顾现实就抢走了原本属于她们的梦想;对于有做票嫌疑的成员,她们或许更是左右为难,就很像高考放榜篡夺了别人高分的一类人,可能并不知情,但是莫名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罪人”。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做好自己,但是如果背后有不正当的buff加持,那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公正的虚假美梦罢了。
所以近些年一些真心评论真的很实用,如果真的要追选秀,千万不要付出真情实感,不然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4.市场过于饱和,实力参差不齐
看过近期qd2交换舞台那期以及排名,,大家对葡的评论争议最大。首先就是歌曲舞台的改编十分拉垮,成员们的实力整体上没能完全hold得住,另外还有就是对中国妹子小婷的镜头被剪没防爆的操作心疼。
对上述操作,我想起归国回来的张艺兴作为导师时说的一句话很对,大概意思是现在的选秀市场已经很难发掘出人才,这个圈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确实,大公司出来的基本上要训练个4-5年,7年以上或者更长都是正常,而选秀相隔两三年就来一期,大部分练习生应该都没以上说的那么长时间,指望通过节目速成或者越来越好,那不成了养成系的存在吗?我觉得既然是选秀,那应该就是要挑出最好的种子,本身实力被大众认可再打造好形象就收拾出道,而不是让你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同时还要加训,现在可能都没训练直接忙着赚快钱了...
主更KPOP团体发展情况
分析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我看不懂的公司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