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元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智能化综采工作面5G基站
“我现在所在的是井下机电硐室,信号很好,设备运行一切正常。”5月27日,在山西新元矿井下米的采煤面,潞安化工新元公司综采队技术员郗书博正通过防爆5G手机与调度中心的记者现场视频连线。在他身旁,小小的巡检机器人正灵活地进行着°音视频采集检测;矿井上,记者所处的新元矿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实时监测井下的情况,井下瓦斯浓度、温湿度、采煤量等数据在电子屏幕上一览无余。
“安全生产是矿山行业的红线。”一直以来,传统的煤炭生产面临矿工作业艰苦危险、开采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随着5G等智能化技术与矿山产业的融合发展,传统矿井的作业方式被彻底颠覆——从“人工巡检”到“动动鼠标”,从“亲自下矿”到“远程监控”,“5G+工业互联网”为矿工安全撑起“保护伞”,传统行业正焕发智慧新生机。
智能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作为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被誉为“黑色金子”“工业食粮”。数据显示,我国煤矿能源生产占总矿产的74%,能源消费占比达67%,每年开采量约为35亿吨,且85%来自井下开采。
5月27日上午,《中国电子报》记者走进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煤矿调度中心。通过一块大屏,记者看到新元矿井下的采掘工作场景:矿井下犹如一座微型的地下城市,里面的巷道错综复杂,一台台掘进机、采煤机、皮带机、液压支架等大量机械设备正井然有序地执行着采掘、运输、洗选以及生产辅助等日常作业。作业数据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的控制屏上,井下的“风吹草动”,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了如指掌。
潞安化工新元公司党群部部长乔鸿波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人工井下作业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一方面,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环境复杂,水、瓦斯、粉尘等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普遍存在。新元矿实行“一个检修班、两个生产班”24小时“三班倒”制度,除8小时工作时间,工人每日上、下井还要额外耗费2小时,日常劳动强度极大。另一方面,对矿业企业来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人们对井下作业危险性的担忧,煤矿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安全问题始终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传统矿山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势在必行。然而,在矿井下部署设备并非易事。煤矿井下环境特殊,矿井下封闭性巷道多,铁制设备众多,对信号屏蔽严重。传统有线传输信号虽然稳定,但井下地形复杂,设备繁多,给布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WiFi等无线网络传输距离短、穿透性差、不稳定。此外,和露天地面环境不同,井下作业设备移动性高,设备信息采集和视频数据上传需求突出,对上行速率要求高,4G带宽小、时延高,无法满足安全生产业务的通信需求。
“无人化、可视化”成矿井新模样
据乔鸿波介绍,煤矿井下的日常作业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空气温度和湿度、巷道压力等环境数据,采煤和掘进工作面、运输转载点等视频数据,井下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通信对讲数据,以及液压支架和泵站远程集中控制等控制类数据。
5G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让智能化掘进机、采煤机、巡检机器人等设备的远程操控成为可能。年4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在新元矿开通了国内首个“超千兆上行”的煤矿5G专网。
如今,新元矿井下“一头(掘进头)一面(采煤面)一硐室(机电硐室)”的每一台设备都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身处操作室的操作员下达指令后,井下的设备可以立即同步做出反应。设备上部署的4K摄像头模拟驾驶员驾驶视角,同时在四周的环境中布置广角摄像头,拼接°全景影像,然后将这些视频影像通过网络传输至控制室,让操作员拥有“千里眼”。
乔鸿波告诉记者,采掘是井下安全风险最高的场景。智慧化升级之前,采煤工作是由一个个矿工来完成,采煤后,工作人员要走到煤层下检查“落山”情况,采掘后任何一处煤层没有坍塌,都会囤积巨量的瓦斯气体,当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8%~15%时,煤矿极易发生爆炸。应用矿山机器人后,把工作人员从现场“解放”出来,机器人的传感器会实时采集空气中的瓦斯含量、风速、水文数据,并根绝采掘情况判定是否继续掘进,实现了采掘作业“少人、无人作业”的转型。
插上了“智慧翅膀”,新元矿每个采煤面的综采队作业人员从原来的人缩减至如今的70人,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危险发生率。
采矿行业成“5G+工业互联网”行业标杆
5月27日,在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上,工信部发布了“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重点行业和应用场景,涉及五大重点行业。其中,采矿行业成为“5G+工业互联网”首批重点推广的五大行业之一。
作为重要切入点,采矿业的5G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切实解决采矿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的“基本工具”和“刚需”,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矿业的开采、运营、管理模式的“法宝”。近年来,采矿行业需求增速放缓、环境制约趋紧、要素成本上升,亟待强化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矿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优势、提高经营水平,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山西是产煤大省,曾“点亮”过全国一半的灯。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方面,山西省产业基础良好、转型需求迫切、示范效应显著。在“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行业和场景遴选的标准上,主要是基于代表性、应用成效性和推广潜力性三个发面的考量。
目前,山西省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焦煤集团庞庞塔煤矿的“5G+智慧矿山”建设已经为采矿行业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了实施路径,树立了可供行业复制推广的标杆。在示范引领下,山西省十余座煤矿正开展基于5G的智能矿井建设,已经在内蒙、山东、陕西等全国多个省市的矿山建成多个智能化采掘面。未来几年,“5G+工业互联网”将从打造“样板间”加速向出售“商品房”转变。
记者从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上了解到,山西省将加大“5G+工业互联网”在采矿业的应用范围与规模,“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将5G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到个采掘面,并扩展到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多类矿体。除山西以外,陕西、甘肃、河南、内蒙古、山东等地也在积极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探索利用“5G+工业互联网”驱动采矿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后续,“5G+工业互联网”将从采矿行业、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加速向港口、能源、交通等更多行业拓展,形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