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题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历年真题

1、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设备和工具自身、原材料、工艺方法和使用手段等多方面,危险因素可分为机械性危险因素和非机械性危险因素。下列危险因素中,属于非机械性的是()。A.挤压B.碰撞C.冲击D.噪声D非机械性危险因素;机械性危险包括与机器、机器零部件(包括加工材料夹紧机构)或其表面、工具、工件、载荷、飞射的固体或流体物料有关的可能会导致挤压、剪切、碰撞、切割或切断、缠绕、碾压、吸入或卷入、冲击、刺伤或刺穿、摩擦或磨损、抛出、绊倒和跌落、高压流体喷射等危险。非机械性危险主要包括电气危险(如电击、电伤)、温度危险(如灼烫、冷冻)、噪声危险、振动危险、辐射危险(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未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等。

2、锅炉通常装设防爆门防止再次燃烧造成破坏。当作用在防爆门上的总压力超过其本身的质量或强度时,防爆门就会被冲开或冲破,达到泄压的目的,下列锅炉部件中,防爆门通常装设在()易爆处。A.过热器和再热器B.高压蒸汽管道C.锅筒和锅壳D.烟道和炉膛D锅炉部件;当锅炉出现超压现象时,能发出警报,并通过联锁装置控制燃烧,如停止供应燃料、停止通风,使司炉人员能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锅炉超压爆炸事故。为防止炉膛和尾部烟道再次燃烧造成破坏,常采用在炉膛和烟道易爆处装设防爆门。

3、事故统计表明,不良的照明条件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事故发生的频率与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影响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但不能提高远视力B.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来测定C.环境照明强度越大,人观察物体越清楚D.遇眩光时,眼睛瞳孔放大,视网膜上的照度增加B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影响效应;A项,适当的照明条件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B项,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等方法进行测定。CD两项,照明不良的另一极端情况是对象目标与背景亮度的对比过大,或者物体周围背景发出刺目耀眼的光线,这被称为眩光。眩光条件下,人们会因瞳孔缩小而影响视网膜的视物,导致视物模糊。

4、压力机危险性较大,其作业区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以保护暴露于危险区的人员安全。下列安全防护装置中,属于压力机安全保护控制装置的是()。A.推手式安全装置B.拉手式安全装置C.光电式安全装置D.栅栏式安全装置C安全防护装置;ABD三项,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活动、固定栅栏式、推手式、拉手式等。C项,安全保护控制装置包括双手操作式、光电感应保护装置等。

5、安全阀按其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杠杆式、弹簧式和脉冲式等,按气体排放方式可分为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三种。关于不同类型安全阀适用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式安全阀适用移动式压力容器B.杠杆式安全阀适用持续运行的系统C.杠杆式安全阀适用高压系统D.弹簧式安全阀适用高温系统A安全阀的分类、作用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杠杆式和弹簧式安全阀的作用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如题12解表所示。由表可知,AD两项,弹簧式安全阀适用于移动式的压力容器,不适用于高温系统。BC两项,杠杆式安全阀适用温度较高的系统,不适用于持续运行的系统。表安全阀的分类、作用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

6、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效应,该效应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均有关系。关于危险化学品破坏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高温的破坏作用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B.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C.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所有建筑物将全部被破坏D.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碎片破坏范围一般在0.5~1.0kmB爆炸的破坏作用;A项,主要破坏形式包括高温的破坏作用、爆炸的破坏作用、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C项,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波阵面超压在20~30kPa内,就足以使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超压在kPa以上时,除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部分将全部破坏。D项,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飞散范围在~m。

……

资料来源:弘博学习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0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