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掉落一把扳手,美国洲际导弹在自己家

他们的洲际导弹竟然把自己家给炸了,这事就发生在无所不能的美国。要知道,这枚洲际导弹的头部可是装了一颗相当于颗小男孩原子弹的氢弹,一旦爆炸恐怕能直接毁掉美国一个州,而事件起因却是因为一把扳手…

泰坦II洲际导弹

年的9月18号傍晚,在美国的阿肯色州,一个泰坦II洲际导弹发射井中,这时2名工人正在对其中的一枚洲际导弹的氧化剂罐进行加压处理。

按照当时最新的技术规范要求,这个位置本来需要用一把扭矩扳手从这个氧化剂罐上拆下氧化剂的压力盖,但他们却把这个扳手忘在了车上,错带成了一把套筒扳手。反正防护服都穿好了,上也上来了,想再回去拿很麻烦,所以也就将就这么着用吧。

哎,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疏忽,下一秒,却酿成了大祸。

不知怎么得其中一个人突然这么小手一抖,扳手的套筒就直接掉了下去。这个套筒大概长1米,重2.7斤,要说正常情况下,估计掉了也就掉了,下去捡起来就得了,没啥大不了的。

但是这个套筒好像有自己的想法,在掉落了大概有24米高度的时候,这个套筒撞到了推力支架上,然后又被弹了起来,并直接刺穿了导弹第一级燃料罐的第一个油箱,燃料罐瞬间喷出白色气体,物理好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下此时这个套筒的冲击力大概有多少呢?

套筒刺穿导弹燃料罐

这个燃料罐里面装的是肼和不对称二甲基肼的混合物,这种东西一旦遇到导弹上的强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就会立马发生燃烧。而这个强氧化剂就位于第一级燃料罐的第二个油箱。

更加恐怖的是,这个洲际导弹的头部可是一颗当量为万吨的B53氢弹,也就是大概相当于个小男孩原子弹的威力。

这时驻点的工作人员立马被全部撤离,附近的平民也开始逐渐疏散,发射井中自动灭火系统启动,立即将导弹浸入到37万升的水中,此时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万一泄露的燃料在空气中浓度不断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产生燃烧,那这个发射井也必然会发生爆炸,假如再把氢弹也给炸了,整个阿肯色州不都得直接全部完犊子了。

不过不失大家所望的是,爆炸还真的发生了。

导弹爆炸

第二天凌晨,两名高级技术人员进入了发射井,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拆除安全栅栏,然后将带有电磁锁的钢铁门给打开,让这些燃料气体排出。因为此时发射井内的燃料浓度很高,用电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只能手动打开门。打开门之后内部还有一道防爆门,凭他俩的本事完全打不开这扇门,半个小时后,由于氧气罐的氧气也快没了,他俩就返回了地面。

有时真的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这反而让他俩逃过了一劫。

凌晨3点,又有2人被派了进去,一个叫利文斯顿,一个叫肯尼迪,当然不是肯尼迪总统啊,让他俩进去测量空气中的燃料浓度,此时他俩发现内部气体浓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最大值。比较搞笑的是,前面那俩人连电磁门都不敢用电动开关,此时气体浓度比之前更高了,上级却命令这两人打开排气扇,降低浓度。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打开开关的那一刹那,排气扇产生的电弧瞬间点燃了气体,整个发射井也随之发生了爆炸。

重达吨的发射井封闭门,被直接炸飞到60米外的发射场空中,肯尼迪被炸断了腿,而利文斯顿却被直接炸死了。

导弹鼻锥

但神奇的是,核弹头同样也被炸飞,居然并没有爆炸,后来找了一天才发现被炸飞到米外的一个地方,当然了,有个基本常识就是,氢弹是需要里面的原子弹才能引爆的,普通爆炸对它来说也就是挠个痒痒而已。

当然这种幺蛾子美国也不是干过一次两次了。

比如年,还是在这个发射筒内,一名焊工一不小心撞到了液压管线,发生火灾,导致55名工人中的53人直接丧生。

再比如年,一架携带氢弹的攻击机从航母坠入日本附近海域,最终飞机、飞行员和氢弹都没有被找到。

美国把这些意外的核事故统称为“断箭事件”,我们以后有空再挑几个比较典型的来说一说。

所以年的这次洲际导弹爆炸,最终也只有利文斯顿一个人死了,还有21人受伤,并没有多大的人员伤亡。

发射井被炸后的样子

但是导弹和发射井却被炸的稀巴烂,37万升的水也变成了污水,全部抽空,光拆除清理垃圾就花了0万美元,而重建这个导弹综合体大概又需要花2.2亿美元,所以美国决定,还是用混凝土将这个发射井给填了吧,修个啥啊,不如换个地方重建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9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